马三立先生的收徒历程,始于1938年,当时他收下了他的第一位大徒弟阎笑儒。直到马先生去世后,马志明才见证了最后一位徒弟李文华的入门。马三立一生共培养了17名徒弟,深深影响了中国相声界的传统与发展。
按入门的早晚顺序,马三立的弟子名单如下:
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宝华、高笑林、谌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声、于宝林、常宝丰、姜宝林、李文华。
不过,也有人认为马三立的弟子总数为16人,无论是16还是17,黄枫的名字总是缺席于名单中。然而,黄枫却是马三立亲口承认的弟子,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黄枫(1932—2022年),原籍山东济南,是中国山东快书的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艺工作者。他曾担任黑龙江省广播电视文工团的团长等重要职务,是笑星黄宏的父亲,也是小品演员郭冬临的师父。黄枫17岁时便投身革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在街头看到一位老艺人表演山东快书,出于对艺术的深厚兴趣,他缠着老人请教,老人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将自己的拿手段子传授给了黄枫。
展开剩余74%此后,黄枫在单位成为了文艺骨干,频繁登台演出山东快书。随后,命运的安排让他有幸拜入了“高派”山东快书的创始人高元钧门下,他的技艺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一年后,黄枫来到了曲艺的重镇——天津。在这里,他不仅结识了众多曲艺大师,还得到了“女鼓王”林红玉的提携,成为了林红玉的干儿子。林红玉,原名蔺红玉,天津人,是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之一。她长期活跃于北京和天津,被誉为“女鼓王”。她的丈夫桑振奎曾是宝和轩的经理,林红玉也因此成为了相声大师常宝堃的岳母,以及常贵田的姥姥。
上世纪40年代,林红玉和马三立经常同台演出,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林红玉比马三立年长7岁,因此总是称马三立为“三弟”,而马三立则尊称她为“老姐姐”。新中国成立初期,二人在天津的小新生茶社共同演出,舞台下经常交流喝茶。
1953年演出后的一天,林红玉和马三立聊了几句,突然开门见山地说:“三弟,我有个徒弟想拜你为师,你看行不行?”马三立原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便笑着问:“老姐姐,您说的这个人我认识吗?”林红玉直接回答:“当然认识,他就是我的儿子黄枫。”
当黄枫站到马三立面前时,马三立点了点头:“嗯,好,好。”林红玉带着黄枫走近,拉着他的手向马三立介绍:“三弟,我的小儿黄枫非常崇拜你,想拜你为师,能否收他为徒?”马三立看着这位年轻小伙子,觉得他既有潜力又很用心,便爽快地答应了:“既然老姐姐开口了,既然黄枫这孩子也不错,那我就收他为徒吧。”
黄枫激动得连忙跪拜马三立,这一刻他正式成为了马三立的弟子。
然而,马三立收黄枫为徒一事,在相声界引发了一些质疑与争议。因为在相声行业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旦拜了师父,就不能再拜别人为师,否则就是“跳门”,被视为不尊重传统。问题在于,黄枫已经拜过高元钧为师,如今再拜马三立,这显然违背了规矩。更复杂的是,由于高元钧和马三立同属于“寿”字辈,黄枫若再拜马三立为师,就和高元钧的辈分相同。
不少相声演员不解,便直接向马三立请教此事。马三立笑道:“高元钧是黄枫山东快书的师父,黄枫拜他为师是学快书,不是学相声。”一位演员不满地说道:“但是他们的辈分都一样,怎么解释?”马三立一笑:“这有什么关系,按门派各自论就好。”大家听了也不再多言,毕竟马三立的地位在相声界是无可替代的。
事实上,黄枫是个极有智慧的人,尽管他年轻时就意识到自己不能攀附大辈,一直将高元钧视为自己的师父。对于马三立,他始终尊重且孝顺。2003年,马三立的80周年告别演出,黄枫为这场盛会策划并亲自承办,邀请了许多相声名家出席。
尽管马三立一直在私下承认黄枫为自己的弟子,但奇怪的是,黄枫始终没有出现在相声的门下谱系中。对于此事,曾担任天津文联党组书记的孙福海曾问过马三立,马三立幽默地答道:“黄枫不愿攀附大辈,也不要求把他列入我的门下。但无论如何,他就是我的义子,父子之间没有什么不妥。”之后,黄枫将自己的儿子黄宏拜入马季门下,这样的辈分安排没有打乱任何规矩。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创作不易,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分享,并提出宝贵意见。)
发布于:天津市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