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安徽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报告显示,全省经济运行顶住压力、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2%,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居第3位。
一季度GDP增速全国前三
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GDP)增长6.2%,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
工业发展强劲,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居全国第7位、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1位。其中,汽车产量达123.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61.3万辆,双双位居全国首位。
消费回暖,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7.7%、8%。投资有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4%,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金融支撑强,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历史性突破9万亿元大关、增长9.5%,总量首次跻身全国前10位,增速居全国第5位。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第7位,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得分居全国第3位。前5个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增长15.4%,居全国第6位、长三角第1位。
新增技能人才15.6万人
我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稳步提升。科技发展方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亿度千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向可控核聚变能源梦想迈出关键一步。
我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2件,增长28.2%。招引博士后505人,新增技能人才15.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万人)。我省还加快筹建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上半年先导区重点企业营收预计达400亿元左右。新增国家物流枢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各2个,总数分别居全国第5、第7位。
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2.7万亩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我省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明确首批35个重点对接平台。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扎实推进,上半年接待康养游客590万人次。
加大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改造城镇小区281个、城中村1163户。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2.7万亩,累计建成6543.9万亩。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优秀等次。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前5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5%,优良天数比率提高0.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9.6%、提高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比提升至53.4%,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
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1%。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累计引进输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713项,填补省内空白107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或接近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安全基础发展方面,电厂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率83%,省调电厂存煤可用32.5天,远超国家要求。截至6月底,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7%、22.6%。
下半年,我省将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遏制制造业投资下滑、激发民间投资。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活力,加大促销力度、打造新场景、释放服务消费。提升科技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外贸突围、发展新业态、大力吸引外资、建设开放通道平台。落实国家战略、振兴皖北、提升城镇化水平、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实习生 吴一倩
编辑 汪艳
同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